《「我說啊,」我說》《The Soliloquist》
作者資料 |
|
作者名 (中) | 馬匡霈 |
作者名 (英) | Ma, Kuang Pei |
出生年 | 1981 |
出生地 | 桃園 |
工作地 | 桃園 |
學歷 | 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臺南藝術大學,音像動畫研究所,碩士 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學士 |
作品資料 |
|
作品名 (中) | 「我說啊,」我說 |
作品名 (英) | The Soliloquist |
作品類型 | 音像藝術 |
作品尺寸 | 依空間而定 |
媒材技術 | 2D數位動畫、單頻道投影 |
創作年 | 2009 |
藏所 |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
雲標籤 (關鍵詞) | 敘事性、長鏡頭、自我揭露 |
展出紀錄 | 2011 「日常掃瞄-新媒體藝術典藏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 2009 「高雄電影節」,高雄市電影館,高雄 2009 「魔幻動畫展」,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臺北 |
作品描述 | 《「我說阿,」我說。》使用敘述性旁白(字幕)作為故事的陳述,像是一個人在喃喃講述一段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用第一人稱的主觀角色去演繹重視、建構每一個句子的情節。 動畫著重在於將畫面的風格、構圖、繪圖和影像的視覺化呈現,並以攝影機運動取代了鏡頭的跳街,而呈現類似閱讀繪本中的翻頁動作,運用動畫中「一鏡到底無剪接」的轉場特性,跳脫普遍動畫短片的制式,呈現出另類的敘事方法。 作品以創作者自身的情傷經驗作為出發點,並隨著劇情衍生出超現實的情節,透過視覺風格的設計將尋常的感受賦予不同的詮釋並營造個人風格,且採取開放式的結局讓觀眾留下更多幻想空間與餘韻。 創作概念上是以「私小說」似的自我剖析精神運用於動畫的創作,手法上使用第一人稱敘述性字幕作為故事的陳述,就像是我在喃喃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以自身做角色將自我經驗的一塊切片融入動畫的劇情之中,以影像詮釋情緒化的、傷痛的、內在的一面,結局也沒有歸止於什麼樣的大道理,倒像是因為無力救贖而做的自白告解,呈現一個歪斜而漂浮的狀態,尋求一個主角(或觀眾)都無法解答的答案。 以動畫作為新媒體的創作方式,保留故事性和影像,發覺探索潛藏於內心的情感與自我深刻的體悟,從個人內在出發轉化成為音像動畫元素,呈現出一種關注自我生命經驗的悸動與內心意義的追尋探索。 我希冀能藉此作品皆是獨立動畫跳脫商業發行的考量限制,揭露更自我、私密、導演趨向的多元觀點,豐富動畫作為藝術創作的內在價值與獨立精神。 出處:馬匡霈,《青年藝術家作品購藏計畫作品專輯.2009》,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0,頁116。 |
圖檔規格 | JPG |
版權歸屬 | 藝術家所有 圖檔擷取自: https://ntmofa-collections.ntmofa.gov.tw/GalData.aspx?RNO=MHMAM6MLMAMAMPMY&FROM=5T5J54KJM35BKK52 |
展覽簡歷 |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2_88641897951694/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