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置》
作者資料 |
|
作者名 (中) | 曾鈺涓 |
作者名 (英) | Tseng, Yu-Chuan |
出生年 | 1965 |
出生地 | 臺南 |
工作地 | 臺北 |
學歷 | 2010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 1994 紐約大學應用藝術系,碩士 198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 |
作品資料 |
|
作品名 (中) | 錯置 |
作品名 (英) | – |
作品類型 | 數位藝術 |
作品尺寸 | 依空間而定 |
媒材技術 | 數位合成 |
創作年 | 1999 |
藏所 | 藝術家自藏 |
雲標籤 (關鍵詞) | 曾鈺涓、錯置、符號、消費文化、社會文化 |
展出紀錄 | 1999 「錯置-電腦影像展」,臺南市立文化中心,臺南,臺灣 |
作品描述 | 1998當STARBUCKS引進台灣後,一間一間的分店,在台北各地陸續的出現。美式風格的店鋪設計與熟悉的咖啡香味,每次經過STARBUCKS總是產生一種很微妙的感覺,眼前所見的建築與氛圍會在一剎那間,跳脫現有時間與空間,轉化成非常熟悉的紐約生活影像。也因此引發此“錯置”系列作品的構想。
我以個人直觀的經驗,將台北生活與對周遭環境的感受,延展出紐約生活記憶,並利用影像合成的方式,營造出一種內心思維的空間,將「現實表象」與「意念虛象」結合。選擇巷弄、名勝、海邊、建築等生活片段場景,將現實生活周遭的印象與思維中的過去生活經驗結合。作品中,周圍環境的空間是屬於台灣,但隱約間出現的卻是過去國外生活的片段。回憶與現實結合重整。創作出「空間擬像」的原型。 這樣的錯置過程中,將客體,經主觀的移轉與挪移。客體所原有的「“存有”之特性(character)」、「位置(position)的意涵」以及「具排他性限制(exclusive limitation)的“存在方式”」。在新的空間中,被直接挪用,也被重新支解與整合,空間中,凝聚著一股奇異的氛圍,客觀體的特色、意涵、與存在方式被重新建立與擴張。作品也因觀者對場景體驗感受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發酵作用,空間意涵亦因而產生。 在互動思維中,所嘗試的的一種「視覺」與「思維」的空間構成,空間關係重整。賦予空間新的意義。而不露痕跡的電腦影像合成的技巧,將場景融合重置,有如實景攝影一般,迷惑觀者的觀察推演,在迷惑間,推敲空間的存在。 節錄自: https://tyuchuan.com/wp-content/1988-2014/1999misplacement/c-misplacement-page01.html |
圖檔規格 | 圖一 JPG 圖二 JPG |
版權歸屬 | 圖一 藝術家所有 圖檔擷取自: https://tyuchuan.com/wp-content/1988-2014/1999misplacement/c-misplacement-page01.html 圖二 |
展覽簡歷 | https://tyuchuan.com/wp-content/1988-2014/page/c_page0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