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 呈像的大小》《Microcosmic the Scale of the Symbolism》
作者資料 |
|
作者名 (中) | 陳柏光 |
作者名 (英) | Chen, Po-Kuang |
出生年 | 1981 |
出生地 | 台北 |
工作地 | 上海 |
學歷 | 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 |
作品資料 |
|
作品名 (中) | 微觀 呈像的大小 |
作品名 (英) | Microcosmic the Scale of the Symbolism |
作品類型 | 數位(影像)藝術 (3D) |
作品尺寸 | 依照展示場地調整 影片尺寸˙720*480 |
媒材技術 | 動畫軟體 |
創作年 | 2009 |
藏所 | 藝術家自藏 |
雲標籤 (關鍵詞) | 無 |
展出紀錄 | 2010 「白駒過隙山動水行-從劉國松到新媒體藝術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9 「第四屆臺北數位藝術節:光怪」,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2009 「微觀 呈象的大小」,豆皮文藝咖啡館,高雄,台灣 |
作品描述 | <微觀>:經過龐大的動畫軟體運算過程後,獲得的幾秒鐘結果,一個檔案;很細微,很抽象,卻很真實。 我的生活被記錄在檔案之中,交織成現代的生存日誌。檔案在電腦裡只是儲存的狀態,在螢幕上也只是個 圖示加上檔案名稱;但隨著檔案的層層開啟,就像是看的見的染色體,彼此獨立卻又互相牽連影響,深入 觀察後會發現我每天的生活中所發生的情緒與思維,間接投射在檔案彼此之間形成了細微的抽象能量系統。但是為了將這衍生的抽象關係視覺化,而在創作的循環過程中發生了<呈象>。 <呈象>:很想利用視覺釐清某種存在關係,呈現出最原始的圖像架構。是從外到內或是下而上我不是很肯 定,但是我能藉由我所創作的動畫語言,建立我與這個世界對話的方式,也顯現出了我所有的知覺面向, 看的到、看不到的都在其中。 <的>:沒有目的性的握著滑鼠滾動著,漸漸的空白的螢幕出現了線條、思緒又被斷斷續續的網路廣播打斷 ,回到創作的螢幕空間,指標隨著我的牽引游移著,程式自動運算出一秒一格的動畫。個人與圖像的共存 模式標記著…… <大小>:隨著算圖的時間的拉距,知覺與視覺存在的次元界線漸模糊,我看的就是我所能組織的嗎?大物 件與小參數的對照關係明顯的正在改變,仿生物體的動態與創作者內心的紀錄已經變成一樣的事物。 |
圖檔規格 | JPG |
版權歸屬 | 著作權所有人: 陳柏光 圖檔與影片由著作權所有人提供 |
連接 |
個人網站、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