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林-深之淨土》《Light in Forest-Heart’s Core》
作者資料 |
|
作者名 (中) | 羅禾淋/陳依純 |
作者名 (英) | Lou, He-Lin / Chen, I-Chun |
出生年 | 羅禾淋:1983 陳依純:1980 |
出生地 | 羅禾淋:桃園 陳依純:南投 |
工作地 | 羅禾淋:新竹、台南 陳依純:新北 |
學歷 | 羅禾淋: 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所,博士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陳依純: 202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候選人 2013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肄業 201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數位藝術組,碩士 2005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油畫組,學士 |
作品資料 |
|
作品名 (中) | 光林-深之淨土 |
作品名 (英) | Light in Forest-Heart’s Core |
作品類型 | 機動藝術、光/雷射藝術、互動藝術 |
作品尺寸 | 依空間而定 |
媒材技術 | 馬達、燈條 |
創作年 | 2011 |
藏所 | 藝術家自藏 |
雲標籤 (關鍵詞) | 藝術與科學、空間、感知 |
展出紀錄 | 2011 「光子+:2011新北市科技藝術國際交流展」,美麗永安生活館,新北,臺灣 |
作品描述 | 《光林》是光的人造生物,也是植物般的森林,擁有一種人造自定規律下的循環系統。平常時處於半休眠的狀態,卻因人的觸碰而蘇醒發光與舞動。在舞動的過程裡,人的身體也試圖移動適應與光林的接觸,營造出個體與光一起共舞的姿態。在人的介入之後,每一根光林會記錄與人接觸的資訊,並隨著這資訊的累加與不同,影響半休眠狀態的呼吸方式與蘇醒狀態的運動模式,達成一種自我學習的生長迴圈。「深之淨土」的概念是類似理想鄉般的淨土一般,試圖呈現我們內心深處的一片屬於自我個人的地方,「它」在暗處發光,「它」因你的到臨與你觸碰,「它」是一個精神性的生物。參與者未進入觸碰時,光林微微的呼吸著,光的強弱讓參與者在視覺上產生呼吸感。當參與者進入並觸發時,光林上的震動感測器會感應得知人的觸碰,並啟動馬達舞動每條光林,此時人會因光林的舞動而改變動作,又因此觸發不同光林的舞動,不斷的連鎖共舞互動。/td> |
圖檔規格 | JPG |
版權歸屬 | 圖一 藝術家所有 圖檔擷取自: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1_182528205182031/Chi |
展覽簡歷 | 2011 「光子+:2011新北市科技藝術國際交流展」,美麗永安生活館,新北,臺灣 |
連接 |
個人網站、延伸閱讀
羅禾淋: https://tcaaarchive.org/artist/21064/?lang=ch 陳依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