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組超電雙柱境》《Electra Plus》

作者資料

作者名 (中) 蔡文穎
作者名 (英) Tsai, Wen-ying
出生年 1928 – 2013
出生地 中國廈門
工作地
學歷 1966 密西根大學機械工程系,學士

作品資料

作品名 (中) 再組超電雙柱境
作品名 (英) Electra Plus
作品類型 裝置藝術、機動藝術、互動藝術、光∕雷射藝術
作品尺寸 底座單邊長:747 cm
媒材技術 不鏽鋼、玻璃纖維、電動馬達、高頻閃光燈、回饋感應器、控制器
創作年 1990
藏所 藝術家自藏
雲標籤 (關鍵詞) 蔡文穎、再組超電雙柱境、感知、身體
展出紀錄 1986 「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威尼斯,義大利
1990 「動感科技藝術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作品描述 《再組超電雙柱境》為機械動力雕塑,作品由電力馬達、兩根為一組的不鏽鋼棒、高頻閃光燈、回饋感應器與控制器,棒狀物共計十二組分別安置在三角形的不鏽鋼台座上。最特別的是,當觀眾一接近作品,感應器便產生反應,同時牽動控制器啟動馬達,造成作品震動與閃光,在透光與折射光之中,產生顫動和波動的錯覺,具有舞台般的戲劇效果。

在西方雕塑史上,機械動力雕塑最早可溯及杜象於1920年製造的《旋轉玻璃盤》,透過電力馬達旋轉數片玻璃,從前方觀之可見一圓的造形。爾後如法國藝術家丁格利的《造型比例結構七號》,也是利用馬達動力,牽引作品進行繪畫,以表達現代工業文明的諸多現象。

《再組超電雙柱境》充分運用當代聲、光、機械運動、與工程控制系統,營造出令人驚奇的現場效果,豐富觀眾的藝術經驗,擴張雕塑藝術的疆域,也透過科技使人與雕塑產生互動的可能,是臺灣美術史上首見的電動感應互動裝置。

節錄自: https://ntmofa-collections.ntmofa.gov.tw

圖檔規格 JPG
版權歸屬 圖一
藝術家所有
圖檔擷取自:https://ntmofa-collections.ntmofa.gov.tw
展覽簡歷 https://artemperor.tw/knowledge/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