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美好的一天》《Another Beautiful Day》

作者資料

作者名 (中) 杜珮詩
作者名 (英) Tu, Pei-Shih
出生年 1981
出生地 苗栗
工作地 苗栗
學歷 2007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碩士

作品資料

作品名 (中) 另一個美好的一天
作品名 (英) Another Beautiful Day
作品類型 音像藝術
作品尺寸 依空間而定、4分41秒
媒材技術 SD定格動畫單頻道投影,循環播放,彩色有聲
創作年 2007
藏所 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銀行、私人收藏
雲標籤 (關鍵詞) 藝術和視覺文化、社會與文化
展出紀錄 (部分截錄)
2017「所見為何?台灣當代藝術展」,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紐約,美國
2011「東京藝術博覽會」,東京國際論壇,東京,日本
2009「台灣藝術新世代」,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
2009「另一個美好的一天—杜珮詩個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9「快樂泡沫生活—杜珮詩個展」,就在藝術空間,台北,台灣
2007「消費藝術」,白十字藝廊,倫敦,英國
作品描述 這部定格動畫錄像作品始於一個天真、五彩繽紛、幻想般的烏托邦世界。然而,當作品中的人物們突如期來地受到一場莫名的炸彈攻擊,原本和樂的場景便逐漸變得越來越荒謬且失去控制,最終成為一場參雜著性與暴力的夢靨。整體而論,作品起於典型動畫中天真且想像力豐富的快樂世界,止於幻想的突然破滅,災變的介入,以及呈現威脅所帶來的黑暗層面。
圖檔規格 圖一 JPG
圖二 JPG
圖三 JPG
圖四 JPG
版權歸屬 藝術家所有
圖檔由藝術家提供
展覽簡歷 2023「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21「我們的飲食方式」,新南威爾斯美術館,雪梨,澳洲
2020「Tcac十週年 | 暫態響應」,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19「我們所立何方—為了描繪未來」,金澤21世紀美術館,金澤,日本
2018「花之禮讚—四大美術館聯合大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18「數據狂熱」,俄羅斯文化產業藝術中心,莫斯科,俄羅斯
2017 「所見為何?台灣當代藝術展」,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紐約,美國
2016「非常上癮—日常生活美學的再延伸」,銀川當代美術館,銀川,中國
2016「變材無礙:當代媒材與表現」,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台灣
2016「抽象系列—杜珮詩個展」,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15「亞洲實驗電影&表演藝術」,國立現代美術館,首爾,韓國
2015「N分鐘影像藝術節」,上海二十一世紀民生美術館,上海,中國
2014「界:台灣當代藝術展1995-2013」,康乃爾大學強生美術館,紐約,美國
2014「在沖繩、台灣、與濟州之間」,濟州美術館,濟州,韓國
2013「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微型城市」,紐約皇后美術館,紐約,美國
2013「啟蒙之光—台灣媒體藝術展」,新加坡當代藝術中心,新加坡,新加坡
2013「我們看見什麼」,大阪國立國際美術館,大阪,日本
2012「移動中的邊界:跨文化對話—台灣,以色列交流展」,以色列赫茲里亞當代美術館,赫茲里亞,以色列
2012「可見的敘事—杜珮詩個展」,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2「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2011「複感.動觀—2011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1「後民國—沒人共和國」,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台灣
2010「記憶的總和—2010關渡雙年展」,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9「台灣藝術新世代」,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
2009「另一個美好的一天—杜珮詩個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連接

個人網站、延伸閱讀

作品集 reurl.cc/9V89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