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打-鹽庭尋常榜》

作者資料

作者名 (中) 梅丁衍
作者名 (英) Mei, Dean-E
出生年 1954
出生地 台北
工作地 台北
學歷 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碩士

作品資料

作品名 (中) 台灣西打-鹽庭尋常榜
作品名 (英) 暫無
作品類型 數位影像
作品尺寸 1680*170cm
媒材技術 C-print數位輸出
創作年 2009
藏所 高雄捷運鹽埕埔站
雲標籤 (關鍵詞) 國家認同
展出紀錄 2014「尋梅啟事:1976-2014回顧」,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9「高雄捷運鹽埕埔站公共藝術」,鹽埕埔站內,高雄,台灣
作品描述 「西打」一詞是由英文CIDER直譯而來,西方人在中世紀以前就懂得利用壓榨原理,將蘋果汁發酵,這種由未成熟且略帶酸味的蘋果所提煉的的蘋果汁,因為沒有經過太多的製作程序與添加物,所以更具營養與保健功能。西打不是蘋果汁,西打保持了蘋果漿的刺激性原味,這種未經過濾且略帶霧濁的傳統飲料在現今眾多的蘋果飲料中是無法比擬的。

西打飲料首次出現在台灣是在60年代。戰後台灣接受美國經援,蘋果成為一種快樂與時髦的意象,於是美國進口的蘋果西打就成為暢銷的飲料,但是蘋果西打並非真正的西打,由於受制於衛生法規,它必須經由過濾與殺菌才能上市,所以如果要品嚐真正的西打,只有在美國的蘋果園才能體驗果園主人親自釀製的西打了!

在此,「台灣西打」不是一種飲料的名稱,而是一種文化的暗喻,它是我對台灣「身分認同」課題的貫性反思。

圖檔規格 JPG
版權歸屬 著作權所有人:梅丁衍
展覽簡歷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bio/36/23

連接

個人網站、延伸閱讀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