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國度》《The Nation of Harmony》
作者資料 |
|
作者名 (中) | 葉廷皓 |
作者名 (英) | Yeh, Ting-Hao |
出生年 | 1981 |
出生地 | 臺北 |
工作地 | 臺北 |
學歷 | 2012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 2006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學士 2000中原大學,化學工程系,肄業 |
作品資料 |
|
作品名 (中) | 和諧國度 |
作品名 (英) | The Nation of Harmony |
作品類型 | 錄像裝置 |
作品尺寸 | 依空間而定 |
媒材技術 | 360°環景投影 |
創作年 | 2015 |
藏所 | 藝術家自藏 |
雲標籤 (關鍵詞) | 聲響、身體、聯覺 |
展出紀錄 | 2018 「每個人心中都有段被刪」,國立臺灣美術館-時光天井,臺中,臺灣 2016 「和諧國度」,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2011 「和諧世界」,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臺北,臺灣 2011 「第六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越域」,剝皮寮歷史街區、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臺北,臺灣 |
作品描述 | 「接收、擴大和調變所有物體振動之頻率,我們明日將能夠聆聽鑽石與鮮花的呢喃──如同我們今日所傾聽的海與森林之歌。」 《未來主義廣播宣言》(馬里內帝與馬斯納達,1933) 聲音,是由介質中的各種不同頻率的振動所產生,速度不一而產生不同的音高。以物理的角度來看,如果聲波的頻率、強弱變化無規律、雜亂無章的,就會被稱作「噪音」。通常我們會覺得它不和諧而忽略它,但如果你不去聽,就永遠聽不到。透過科技輔具,就可將這些細微放大,大到令人難以忽視。 在我們生活周遭充滿著各種聲音,有些容易察覺,有些你並不想聆聽,更有些是隱藏在那些想聽與不想聽之間的縫隙裡,這些聲音以一種我們認為不和諧的曲式出現。將這些聲音收集起來之後架構,透過有意、隨機的編排,並且設計出相對應的視覺影像,使聲音透過創作者主觀的結構建立與客觀的程式轉化,以具象與抽象的影像呈現,使得這些在介質當中的振動頻率,可以同時被聽見與看見,並使閱聽者身置其中,將這些細小不知從何開始聆聽與觀察的枝微末節,轉化成一種和諧包覆式的共感聯覺。 |
圖檔規格 | JPG |
版權歸屬 | 藝術家所有 圖檔擷取自: https://reurl.cc/RzLm4z |
展覽簡歷 | https://tcaaarchive.org/artist/12356/?lang=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