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On My Way Home》
作者資料 |
|
作者名 (中) | 何采柔、郭文泰 |
作者名 (英) | Ho, Joyce/Craig Quintero |
出生年 | 何采柔:1983 郭文泰:1970 |
出生地 | 何采柔:臺北 郭文泰:美國 |
工作地 | 暫無 |
學歷 | 何采柔: 2010 愛荷華大學美術系,碩士 2007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主修國際關係,學士郭文泰: 美國西北大學,表演藝術博士 |
作品資料 |
|
作品名 (中) | 回家的路上 |
作品名 (英) | On My Way Home |
作品類型 | 動態雕塑 |
作品尺寸 | 220x130x130cm |
媒材技術 | 複合媒材 |
創作年 | 2011 |
藏所 | 藝術家自藏 |
雲標籤 (關鍵詞) | 旅程、超現實、隱喻 |
展出紀錄 | https://tcaaarchive.org/artist/3786/?lang=ch |
作品描述 | 許多藝術家再談論作品的論述中使用“旅程”作為一種隱喻現況和在現實中的存在。同時,旅呈的隱喻也穿梭在過去與現在,夢想和現實,或沮喪的和希望。此作品“回家的路上”也是在探討了“旅程”這個隱喻。這件作品已雕塑的方式呈現出一個戴著成熟女人面具的年輕女孩, 手中握著一個玩具火車,站立在一片草原上。而把這個靜態的雕塑轉化為動態裝置的,是從女孩脖子緩緩流下的水幕。這種超現實的“人噴泉”提出了許多問題:“這個女孩是從哪兒來?她的家在哪裡?又為什麼她走上這漫長的旅程?回家的路上,不存在任何簡單的答案,相反,它提出了一個拼貼的意像, 線索及符號等待破譯與界定。 火車是一個象徵工業化和文化進步的符號還是代表了一個女孩的夢想奇異的冒險?從女孩脖子流下的水幕是誇飾她流下的眼淚還是家庭暴力的圖像?回家的路上邀請觀眾以觀看的經驗來完成這件作品的敘述。我們的生活是一串串無法解釋的經驗,也是在生與死的十字路口的延伸。回家的路上,請觀眾停下來反思自己的旅程,重新思考我們的生活,旅行,夢想和願望。 |
圖檔規格 | JPG |
版權歸屬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圖檔擷取自: https://ntmofa-collections.ntmofa.gov.tw/GalData.aspx?RNO=MXM4MSM8MAMSMLM2&FROM=5T5J54KJM35BKK52 |
展覽簡歷 | https://tcaaarchive.org/artist/3786/?lang=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