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機器人解釋繪畫》《Moonshot》
作者資料 |
|
作者名 (中) | 陳依純 |
作者名 (英) | Chen, I-Chun |
出生年 | 1980 |
出生地 | 南投 |
工作地 | 新北 |
學歷 | 202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候選人 2013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肄業 201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數位藝術組,碩士 2005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油畫組,學士 2000 復興商工美術實驗班 |
作品資料 |
|
作品名 (中) | 如何向機器人解釋繪畫 |
作品名 (英) | Moonshot |
作品類型 | 錄像裝置 |
作品尺寸 | 依空間而定 |
媒材技術 | 影像、物件 |
創作年 | 2018 |
藏所 | 藝術家自藏 |
雲標籤 (關鍵詞) | 人工智慧、對話、協作 |
展出紀錄 | 2018 「第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超機體」,松山文創園區,臺北,臺灣 |
作品描述 | 不同程度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在未來的世界將扮演不同的角色介入人類的生活。藝術家透過機器人進行創作,尋找合適、能對話的AI機器人,在彼此的對話中試圖去尋找一種對話空間,讓藝術家能夠藉由對話去重新思考繪畫,而再次產生新的繪畫方式。 這個對話也許是一種抽象式的思考,也可能是一種具體的建議,但冀望能透過不斷的對話,去再現一種新型態的繪畫和對話方式。藝術家首先跟機器人解釋甚麼是繪畫,再冀望透過高智慧機器人的反饋,訴說甚麼是繪畫,如果能一起創作一件作品,它想要畫的是什麼?而藝術家想畫的是什麼?藉由討論,再將畫作產生。當然也許會有許多意外的插曲,但那些插曲的空間可能也會產生更多火花。 我們冀望未來的科技更加智慧便捷,卻不斷將高端科技使用在軍事武力,我們是否能跟機器人討論繪畫和哲學?又如何在未來的世界,達到人和機器人共處共創?而不是討論誰取代了誰,誰又必須將誰毀滅的恐怖幻境。 |
圖檔規格 | JPG |
版權歸屬 | 藝術家所有 圖一 藝術家所有 圖片檔取自: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1_140248459636017/Chi 圖二 圖三 |
展覽簡歷 | https://tcaaarchive.org/artist/14104/?lang=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