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Recover》
作者資料 |
|
作者名 (中) | 方彩欣 |
作者名 (英) | Fong,Tsai-Shin |
出生年 | 暫無 |
出生地 | 台灣 |
工作地 | 新北市 輔仁大學 應用美術系 |
學歷 | 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博士(Ph.D.) 美國紐約州大學,視覺藝術高等碩士(M.F.A.) 美國紐約州大學,視覺藝術碩士(M.A.) |
作品資料 |
|
作品名 (中) | 復甦 |
作品名 (英) | Recover |
作品類型 | 數位(影像)藝術 (2D、3D) |
作品尺寸 | 59.4 x 84 cm |
媒材技術 | 數位噴畫 |
創作年 | 2009 |
藏所 | 高雄縣桃源鄉原住民文物館(捐贈收藏) |
雲標籤 (關鍵詞) | 科技文明、人心荒蕪、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社會混亂、人心虛浮、病態文明、宇宙本我、混沌宇宙、文化符碼、靈魂本質、環境保護、社會省思、與自然對話 |
展出紀錄 | 2009「文明後的荒蕪」,方彩欣數位創作個展,台北市立社教館一樓 2010「省思文明-方彩欣數位創作展」於高雄縣桃源鄉原住民文物館,主辦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指導單位:高雄縣政府,承辦單位:高雄縣桃源鄉公所,策展單位:高雄縣桃源鄉原住民文物館 |
作品描述 | 面對自然生態的滅絕,創作者希望藉由此幅作品提醒眾人—-了解人類與環境息息相關的道理與自然密不可分的共存關係。希望人類在發展文明的同時也能付出關懷給這片土地,每個人都能尊重萬物的生命,維護生態平衡,地球自然能再現生機,迎向光明。
此系列與自然對話相關作品如:共生、復甦、失落的森林、渴望自然、自然的呼喚、機械軀殼…等。該如何與自然共處?是保留原始的靈性亦或追求盲目的進步…是創作者在此次創作中的大哉問?創作者將自然與人像的結合來藉以說明自然與非自然的二元對立之中心思想與課題,而作品中荒涼的意境代表自然在被剝奪生長與自由的權利後,人類與之同樣都將失去生存的機會。 |
圖檔規格 | JPG |
版權歸屬 | 著作權所有人:方彩欣 圖檔由著作權所有人提供 |
展覽簡歷 | 個展 2016 「與人類對話」,方彩欣數位創作個展,臺北市藝文推廣處 第三展覽室 2016 「虛境漫遊」,方彩欣數位創作個展,高雄縣桃源鄉原住民文物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 2015 「醒.科技」,方彩欣數位創作個展,台北市RichmanTouch藝術文化娛樂平台 2010 「異想 異像-方彩欣數位創作展」於輔仁大學藝術學院藝廊 2010 「省思文明-方彩欣數位創作展」於高雄縣桃源鄉原住民文物館 2010 「虛擬異像-方彩欣數位創作展」於台北市立社教館一樓大廳 2009 「文明後的荒蕪」,方彩欣數位創作個展,台北市立社會教育局 2009 「遨遊異次元」,方彩欣數位創作個展,輔仁大學藝術學院藝廊 2001 「新物種世紀」,方彩欣、游易霖電腦藝術雙個展,Epson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1999 「1999混沌世紀末始」,方彩欣電腦藝術個展,國立台灣美術館 1999 「世紀末始」,方彩欣電腦藝術個展,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1995 「回歸」,方彩欣藝術個展,美國紐約博物館 (Hillwood Museum, New York) 1993 「自然」,方彩欣藝術個展,美國紐約畫廊 (Huntching Gallery, New York) 1992 「方彩欣作品發表」,美國紐約藝術中心 (Art League Gallery, New York) |
連接 |
個人網站、延伸閱讀
省思文明展覽媒體報導(請以連結導向PDF檔) 相關文章發表 「數位藝術創作媒材發展現象之再省思」,方彩欣, 美育雙月刊172期,2009 11/12月,pp. 8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