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說話》《I Wanna’ Talk to You》
作者資料 |
|
作者名 (中) | 林俊吉 |
作者名 (英) | Lin, Chun-Chi |
出生年 | 1964 |
出生地 | 臺中 |
工作地 | 臺北 |
學歷 | 1998 德國國立卡斯魯造形藝術學院媒體藝術系,碩士 1989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學士 |
作品資料 |
|
作品名 (中) | 我想和你說話 |
作品名 (英) | I Wanna’ Talk to You |
作品類型 | 時基藝術 |
作品尺寸 | 30-40 分 |
媒材技術 | 行為演出單頻道錄像、磁帶轉錄SD數位影像(彩色∕單聲道)、石膏面具、細竹條、海綿、白布、鋁片、2x5m 鐵牆、接觸式麥克風 |
創作年 | 1995 |
藏所 | 藝術家自藏 |
雲標籤 (關鍵詞) | 林俊吉、我想和你說話、影像、感知、人與環境 |
展出紀錄 | 1995 「我想和你說話」,關渡美術館,臺北,臺灣 |
作品描述 | 如果你遇見一位眼睛看不見的人走在街上,一定會為他的處境覺得不忍心,他會撞到別人或一個橫在他前面的東西而造成傷害;甚至這個快速前進的自動化社會還可能給他帶來無形的威脅。
假設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我身上:我頭上戴了一支長長的,前端包有鐵皮像鳥嘴的尖形面具。另外,在我後方則搭建了一面鐵牆,其後裝置了一組接觸式麥克風,我的前方則有觀眾。表演當時則播放我所錄好的錄音帶,這些錄音帶有我喜怒哀樂的聲調:「I wanna’ talk to you」、「I wanna’ be close to you」、「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以此來控制整場節奏的高低起伏。 因為看不見,也無法用手去觸摸,只能以面具前端尖銳的點來探知對象的形狀及空間的方向。有時候我會刺到人,造成對方的不悅,或撞上鐵牆,也以尖端的鐵皮來磨擦鐵牆,發出強烈刺耳的唏唰聲來引起觀者內心的共鳴。這個面具有一種挑釁及無助的意味,它具有扶持、支撐、攻擊、被掌握及性的象徵。 節錄自: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1_88650235471059/Chi |
圖檔規格 | JPG |
版權歸屬 | 圖一 藝術家所有 圖檔擷取自: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科技與數位藝術(2003),頁51。 |
展覽簡歷 | https://artemperor.tw/knowledge/2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