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香港》《Date Line-HK》

作者資料

作者名 (中) 陳志建
作者名 (英) Chen, Chih-Chien
出生年 1979
出生地 雲林
工作地 暫無
學歷 2007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
2003 東海大學,景觀設計學系,學士

作品資料

作品名 (中) 換日線-香港
作品名 (英) Date Line-HK
作品類型 錄像藝術
作品尺寸 依空間而定
媒材技術 三頻道錄像
創作年 2008
藏所 藝術家自藏
雲標籤 (關鍵詞) 時差、並置、解構
展出紀錄 2008「科光幻影‧對話之外」科技藝術巡迴展,臺北鳳甲美術館、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品描述 「換日線」為國際換日線(International Date Line)之簡稱,因世界各地太陽所在位置不同形成不同之時間,為解決各地時差問題,而經由國際協議所訂定出;作品是針對現實世界對時間定義的一個題問。幾時幾分幾秒,是當下場域相對於世界與太陽的關係以敘述時間的代號,但對於真正時間而言,這一個當下卻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代號被紀錄,台北的08:00 p.m.卻是以07:00 a.m.在紐約被紀錄,這個對於時間的紀錄方式僅限同一場域位置才算是合理。
於現今網路通訊發達的時代下,距離被劃除了,當你同時瀏覽著世界各地的即時網路影像時,在時區的邏輯下似乎是達到了某種異時共存的狀態,但實際上這些影像卻是在同一個時間發生,時間的定義在這個時代產生了某種矛盾,但對於時間的捕捉卻是恆久的課題,從繪畫、照相、攝影到現在以數位的媒材去紀錄時間和場域,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技術和觀點來詮釋時間,本作品即試圖以「歷時共地」的雙時態呈現另一種時間的觀點,並以非線性的瀏覽方式對應這數位時代的閱讀模式。
作品以環拍方式對西門町做一日24小時的曠時記錄,重新解構影格次序,將24小時的時間以360段序列影像延展排列,拼貼成一環狀的時差影像,再以程式運算技術對影像進行非線性的跳躍播放。時間以二維的方式運行,2592000的影格壓縮成240秒的時間場進行再現,呈現「歷時共地」的超現實影像。
在這樣的時場下,是否需要如同現實般的定義一條換日線?真正的時間是無界線的,如果非要界定,這360條影像皆可為其換日線。
圖檔規格 JPG
版權歸屬 藝術家所有
圖檔擷取自: https://dokumen.tips/technology/-55c125d5bb61eb26098b4668.html?page=1
展覽簡歷 https://www.logico.cc/cv/ken-cv.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