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自體動力宣言》《Body Aircraft》
作者資料 |
|
作者名 (中) | 施懿珊 |
作者名 (英) | Shih, Yi-Shan |
出生年 | 暫無 |
出生地 | 暫無 |
工作地 | 暫無 |
學歷 | 2008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 |
作品資料 |
|
作品名 (中) | 空中自體動力宣言 |
作品名 (英) | Body Aircraft |
作品類型 | 暫無 |
作品尺寸 | 依空間而定 |
媒材技術 | 現場裝置、網路藝術 |
創作年 | 2011 |
藏所 | 藝術家自藏 |
雲標籤 (關鍵詞) | 暫無 |
展出紀錄 | https://vtartsalon.com/%E6%96%BD%E6%87%BF%E7%8F%8A/ |
作品描述 | 人類的演進似乎注定弔詭地要從類人到人類,再回到類人。只不過,前一個類人是演化的力量,後一個類人是科技的力量:前一個類人是天擇,後一個類人是人擇。飛天的人類按照遺傳工程的規劃生長,沒有死絕,受胎的方式非常乾淨衛生頗有點像接種。不過飛行也是一種嚴苛的演化選擇。昆蟲只需增添另一種附肢便能飛翔。脊椎動物,如果要獲得一對翅膀,必須犧牲一對前肢。肢變成雙翼之後便會產生極高的特化性狀,於是便要犧牲從事其他工作的功能。 是的,我們不僅僅要造某種人工智慧,而且要模仿人類的思想,隨之模仿人類的個性。人類所謂的次級品質僅僅在有耳可聽、有眼可視時才能顯現。只因為看不見、聽不見,就宣布類人類相對於我們有殘缺,僅僅從我們的觀點看,它們才被囚禁密封在機器内:為了要了解「感覺的主觀品質」唯一途徑是剝下人皮變成類人類。 |
圖檔規格 | JPG |
版權歸屬 | 藝術家所有 圖檔擷取自: 2011數位藝術推展計畫,138 |
展覽簡歷 | https://vtartsalon.com/%E6%96%BD%E6%87%BF%E7%8F%8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