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的震驚粉碎了經驗的光暈》《The astonishment of what have been gone through abolishes aureola of experience》

作者資料

作者名 (中) 顧世勇
作者名 (英) Ku, Shih-Yung
出生年 1960
出生地 彰化
工作地 台南
學歷 法國國立巴黎第一大學,博士

作品資料

作品名 (中) 經歷的震驚粉碎了經驗的光暈
作品名 (英) The astonishment of what have been gone through abolishes aureola of experience
作品類型 影像裝置、空間裝置
作品尺寸 尺寸依空間展出而異
媒材技術 DVD播放器、人骨水晶燈、液晶螢幕、電腦動畫
創作年 2006年,台北當代藝術館版
藏所 藝術家自藏
雲標籤 (關鍵詞) 死亡
展出紀錄 2006 「咻!」,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2006 「空場Ⅱ-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06 「空場-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作品描述 《咻!》的個展體現我近幾年來,經常將日常生活邏輯和經驗所決定的物品、事件從既定的語境中剝離出來,重新在裝置空間中安排新的脈絡關係,使其以陌生化的方式重獲寓言式的意義。透過寓言式的手法使每個被挪用的「物件」在脫離原來脈絡下,成為「能指」(signifiant)的碎片,同時又是「所指」(signifié)被架空的當下時態和空間的產物,因此寓言是對正在同步發生的當下世界的關注和理解。

在《咻!》的作品中,「物件」、影像多時態共存的時間意識,事實上已把時間有效地轉化為空間意識、事件、物品以時態的差異性並存到達了全新的空間狀態和構造。在傳統藝術中,時間和空間的分離與對抗,是通過對歷史的神聖化而實現的。這點在裝置空間中被顛倒過來了,空間和時間成為相互影響和相互轉化的範疇。多時態的事物、物品可以同時放置於同一空間內,徹底破除了傳統時間觀念所賦予的因果關係,逐走了舊歷史主義的意識和邏輯。《咻!》的文本空間成為一個非歷史性的、包羅萬象從而是富有彈性的空間。

出處:http://www.itpark.com.tw/columnist/artcritic/39/267

圖檔規格 JPG,1477*1108
版權歸屬 著作權所有人:顧世勇
圖檔由著作權所有人提供
影片由著作權所有人提供
展覽簡歷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bio/39/112

連接

個人網站、延伸閱讀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3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