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Language》
作者資料 |
|
作者名 (中) | 陶美羽 |
作者名 (英) | Tao, Mei-Yu |
出生年 | 1976 |
出生地 | 嘉義 |
工作地 | 暫無 |
學歷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
作品資料 |
|
作品名 (中) | 語言 |
作品名 (英) | Language |
作品類型 | 錄像裝置(Video installation) |
作品尺寸 | 5′ 22″ |
媒材技術 | 錄像裝置 |
創作年 | 2008 |
藏所 | 藝術家自藏 |
雲標籤 (關鍵詞) | 語言、溝通、錄像裝置 |
展出紀錄 | 2010 「非常姿態」,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台灣 |
作品描述 | 「語言」在此影片是主要探討的主軸。「語言」是人類普遍共通的書寫與說話能力,在社會中扮演著作為溝通、表達思想與交換意見的工具,本身具備其特定意義的符號體系。人類經由學習與模仿而建立專有的語言符號、聲音與規則,在文化與地域不同的環境中形成各自不同的獨立系統,更彰顯當地的特色,然而在跨越地域與異國交流時,此種不同體系之間的溝通便成為傳遞訊息的主要問題與障礙。
在影片中藉由不同國籍人種模擬同一種動物的聲音,經由單一動物的對比反射出不同社會的語言模式,這樣的觀察與測量變試圖提問:語言於生活中所扮演傳遞訊息功能的有效程度,亦顯示出語言在不同種族、社會與地域性的差異。進而提出各種不同的語言是如何被形成、學習與轉變?人類是如何以不同的模式聆聽與詮釋相同的事物?於不同的環境領域中交流,又該以何種適當與確切的方式傳達訊息與跨越溝通的屏障? |
圖檔規格 | JPG |
版權歸屬 | 藝術家所有 圖檔擷取自: 2010數位方舟-數位藝術推展計畫航程年鑑,P.37 |
展覽簡歷 | 聯展 2010「非常姿態」,數位藝術方舟,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2010「來自亞洲的新故事-形塑生活」美國加州聖荷西美術館,聖荷西,加州,美國。 2009「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09「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世貿中心,台北。 2009「閃出你的節奏」,乒乓展演空間,台北,台灣。 2007「一分鐘,比利時開幕影像聯展」,電影高原,根特,比利時。 2002「後八-連續轉進之-八仙游過海,PROJECT 1-P_A_U_S_E,_止_」,第四屆光州雙年展,光州雙年展會館,光州,韓國。 2002「BY-P8,輕且重的震撼」,韓國漢城TOTAL美術館,漢城,韓國。 2000「物種原型自體潰爛,台北2000雙年展會外企劃」,悠閒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00「『後八』幸福社區:總體勤勉之含淚收割-重輻射危險勿近」,依通公園,台北,台灣。 |
連接 |
個人網站、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