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音景》《Electromagnetic Soundscape》

作者資料

作者名 (中) 王福瑞
作者名 (英) Wang, Fu-Jui
出生年 1969
出生地 臺北
工作地 臺北
學歷 美國加州金門大學電腦資訊系,碩士

作品資料

作品名 (中) 電磁音景
作品名 (英) Electromagnetic Soundscape
作品類型 聲響藝術、互動藝術
作品尺寸 依空間而定
媒材技術 鋁框、線圈擴音裝置、參與者、投射燈
創作年 2012
藏所 藝術家自藏
雲標籤 (關鍵詞) 王福瑞、《電磁音景》、聲響藝術、互動藝術、人與環境、空間、電磁波、都會畸零音、靜噪音景
展出紀錄 2014 「臺灣報到—臺灣美術雙年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2013 「聲活—王福瑞個展」,兜空間,臺南,臺灣
2012 「靜噪Quiet Noise」,就在藝術空間,臺北,臺灣
作品描述 《電磁音景》作品為數個因應空間大小及構成裝設的輕盈鋁框互動聲音裝置,由王福瑞利用技術以及錄音電磁波等方法,解構又再重新建構台北城市各處的音景,觀眾必須手持一個個客製白色裝置靠近鋁框裝置,才能聆聽到串流在一個個鋁框內細緻的聲音,而每個輕細鋁框內均有電流流竄,象徵了都市文明川流不息工業化的象徵。此作品的概念,王福瑞提到:「電力的發明,帶來第二次的工業革命,而電流在都市有如人體血管般的密佈漫流, 若透過線圈將聽不見的流竄電磁波轉換成聲音,有如聆聽都市的獨特的電磁音景。我欲探討都市聲音與空間流離關聯,一個存在但不明的狀態。」
幾何形式的鋁框有如懸浮般在空間視覺中藏影,也符合王福瑞希望將作品回歸到聲音的本質上,聲音不是一個「配角」,而是被視為主角在舞台上舞動地呈現,聲音就是主體。一開始當觀眾拿著客製白色裝置,並不會聽見任何聲音,而當靠近鋁框主體慢慢滑動時,才會發現聲音從手中裝置竄出,每個鋁框都涓流不同的音景,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移動去感知外,當來到框與框的交界處時,又聽到來自不同框的電磁波聲音,電磁波聲音一般很難用耳朵聽見,但在王福瑞利用特殊的錄製技術下,作品有如長著靜脈的活體,把都市裡一些不曾被注意到的聲音,一一被明確了出來。(文:盧藝)
圖檔規格 JPG
版權歸屬 藝術家所有
圖片檔取自: http://goodluyi.com/?page_id=2551
展覽簡歷 https://artemperor.tw/knowledge/1991
http://goodlu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