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景》《Soundscapes》
作者資料 |
|
作者名 (中) | 丁昶文 |
作者名 (英) | Ting, Chaong-Wen |
出生年 | 1979 |
出生地 | 高雄 |
工作地 | 臺南 |
學歷 | 2006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 |
作品資料 |
|
作品名 (中) | 音景 |
作品名 (英) | Soundscapes |
作品類型 | 聲響藝術、數位藝術、裝置藝術 |
作品尺寸 | 依空間而定 |
媒材技術 | 耳機、麥克風、木造結構、玻璃 |
創作年 | 2006 |
藏所 | 藝術家自藏 |
雲標籤 (關鍵詞) | 丁昶文、音景、身體、感知、人與環境 |
展出紀錄 | 2005 「丁昶文個展-隨機的約束」,自強貳捌肆,臺北,臺灣 |
作品描述 | 《Soundscape》是一件聲響裝置作品,從一座由木頭搭起半個人高的獨木橋開始,上方有個懸掛而下的耳機,可竊聽著展場裡其他空間的聲音,如:人的交談、腳步聲,爬上作品與木板摩擦所發出窸窣窸窣的聲音;在《Soundscape》這件作品中,它所探討的面向是關乎於外在與內在、個體與群眾、約束和自由、公共與私人之間的關係;這件作品陳置的地方是處於一個開放的戶外空間,觀者在白天或夜晚都可以爬上木橋的階梯,掛上頂端垂下的全罩式耳機,在木橋上隨意的行走並聆聽展場內的聲響,但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潛藏了一些危險:首先,木橋的寬度很窄,觀者在上面須小心翼翼地踩著步伐,頭頂上方的耳機阻絕了外面的聲音,耳機傳來的聲音卻是源至建築物的內部,而且其所佩帶的耳機因為接線有一定的長度而將你限制在一定的活動範圍內;木橋下方架設了一些閃爍不停的日光燈管,若是你在夜間觀賞作品,燈管的光線就是現場唯一的光源,作者並在木橋的下方灑滿碎玻璃,而摔碎玻璃時的聲音也一併從耳機內傳出;這些混合的聲音是指向多個時態的重疊,耳機中傳來當下其他現場所發出的聲音並且交織了過去所發生的事件,創作者期望觀者用身體經驗作品,一起感受某種暈眩感。 節錄自: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1_88650235471370/Chi |
圖檔規格 | 圖一 JPG |
版權歸屬 | 藝術家所有 圖檔擷取自: https://tingchaongwen.weebly.com/2005-soundscape-3889926223.html |
展覽簡歷 | https://tingchaongwen.weebly.com/cv.html |
連接 |
個人網站、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