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403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
一、活動簡介
本活動結合公視《藝數狂潮》映後座談和主題開放論壇。《藝數狂潮》為公視2016年全新製作的新媒體藝術紀錄片,將於今年7月及8月於公視播映。影片中,藉由8位聚焦不同創作領域的台灣藝術家,帶領觀眾遠赴荷蘭、捷克、奧地利、美國、日本和德國,實地參訪這些國際間享譽盛名的新媒體藝術機構,直擊新媒體藝術美學上的實驗與落實於生活的體驗。本活動藉由影片中所帶出的國際視野與趨勢,進一步從影片中所觸及之相關趨勢議題和藝術家自身的創作經驗,延伸出「公共空間中的科技動態景觀」、「當藝術遇上科學-跨領域的美學碰撞」、「沉浸之境-談虛擬科技的美學契機與挑戰」、「科技藝術的跨國合作與生產」等主題,邀請科技藝術領域創作者和相關專家學者進行深度對談與交流,並藉由國內外案例之分享,打開大眾對新媒體藝術的想像空間
二、時間及地點
日期:2016年7月30日(六)、8月27日(六)
時間:10:00-16:00
地點:本館演講廳
三、參加對象:
本活動歡迎藝文機構、科技藝術創作者及團隊、大學院校相關系所老師與學生、科技產業及對本論壇議題有興趣之一般民眾報名參加,名額共200人。
四、流程內容
本活動共分成四個場次,每一場次包含下列三個部分:
(一)《藝數狂潮》影片放映(共放映兩集,約50分鐘)
(二) 映後座談 (約30分鐘)
(三) 主題開放論壇 (約40分鐘)
日期 | 時間 | 內容 | 主講人 |
7/30 | 9:30-10:00 | 報到、領取資料 | |
10:00-10:10 | 致詞 | 蕭館長宗煌、公視代表 | |
場次一 | |||
10:10-11:30 |
《藝數狂潮》影片播映+映後座談 1.〈錄像藝術(袁廣鳴)〉
德國│卡爾斯魯爾ZKM藝術與媒體技術中心、卡爾斯魯爾國立造型藝術學院
日本│山口情報藝術中心、三菱地所畫廊
2.〈互動藝術(黃心健)〉
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中心
捷克│布拉格聲光藝術節
|
主持人:胡朝聖(双方藝廊策展人) 與談人:袁廣鳴(藝術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副教授)、丁惟傑(《藝數狂潮》製作人) |
|
11:30-12:10 | 開放論壇 公共空間的科技動態景觀 |
主持人:胡朝聖 與談人:袁廣鳴、豪華朗機工(藝術團體)、莊志維(藝術家) |
|
12:10-14:00 | 午 休 | ||
場次二 | |||
14:00-15:20 |
《藝數狂潮》影片播映+映後座談 1.〈生物˙混種˙網路藝術(鄭先喻)〉 荷蘭│Mediamatik、Officina Corpuscoli、NP3 2.〈聲音藝術(王福瑞)〉 德國│豎起耳朵 聲音藝廊(ohrenhoch – der Geräuschladen)、魔山監聽站(Teufelsberg) 比利時│城市之音─國際聲音藝術節(CITY SONIC #13) |
主持人:王咏琳 (藝術評論、展覽策劃工作者) 與談人:王福瑞(藝術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助理教授)、鄭先喻(藝術家)、丁惟傑(《藝數狂潮》製作人) |
|
15:20-16:00 | 開放論壇 當藝術遇上科學-跨領域的美學碰撞 |
主持人:王咏琳
與談人:鄭先喻、蔡宏賢(Dimension+創意總監) |
|
日期 | 時間 | 流程內容 | 主講人 |
8/27 | 9:30-10:00 | 報到、領取資料 | |
10:00-10:10 | 致詞 | 蕭館長宗煌、公視代表 | |
場次三 | |||
10:10-11:30 | 《藝數狂潮》影片播映+映後座談 1.〈互動裝置藝術(邱昭財)〉 日本 │橫濱Bankart 1929藝術中心、東京NTT電信互動藝術中心ICC、東芝未來科學館(Toshiba Science Museum) 2.〈數位影像藝術(陳珠櫻)〉 法國 │巴黎第八大學、巴黎高等美術學院、法國國家圖書館、冰庫藝術村(Les Frigos) |
主持人:陳永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系教授) 對談人:邱昭財(藝術家)、丁惟傑(《藝數狂潮》製作人) |
|
11:30-12:10 | 開放論壇 沉浸之境-談虛擬科技的美學契機與挑戰 |
主持人:陳永賢 對談人:邱昭財、黃心建(藝術家、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內容學程主任)、陶亞倫(藝術家、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內容學程副教授) |
|
12:10-14:00 | 午 休 | ||
場次四 | |||
14:00-15:20 |
《藝數狂潮》影片播映+映後座談 1.〈雕塑‧當代藝術(倪灝)〉 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紐約斐列茲藝術博覽會(Frieze New York)、新藝術經銷商聯盟(New Art Dealers Alliance, NADA New York) 2.〈錄像藝術(郭奕臣)〉 美國│紐約ISCP國際藝術工作室、創意科技週(Creative Tech Week)、紐約電子藝術聯盟(Electronic Arts Intermix)、紐約市高線公園(High Line Art)、紐約Eyebeam科技與藝術中心 |
主持人:張賜福(在地實驗總監) 對談人:倪灝(藝術家)、郭奕臣(藝術家)、丁惟傑(《藝數狂潮》製作人) |
|
15:20-16:00 | 開放論壇 科技藝術的跨國合作與生產-科技融藝人才國外駐站創作經驗分享 |
主持人:張賜福 對談人:倪灝、郭奕臣、紀柏豪(藝術家) |
五、報名方式:
免費參與,採網路及現場報名,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額滿為止。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7/30場次開放報名至7/28截止、8/27場次開放報名至8/25截止,並將錄取名單公布於本館網站,不再另行通知。錄取人員因故無法參加活動,請於活動前3日上網辦理取消,若報名後無故不參加活動又未辦理取消者,本館將列入限制日後參加活動之機會。活動當日請提前報到,逾時未報到者,由現場報名遞補。
六、注意事項:
1.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
2.為響應環保,請自備水杯。
3.活動聯絡人:展覽組04-23723552分機710、712
4.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